·闪电新闻8月6日讯 潍坊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,历史底蕴深厚,文化遗存资源丰富。目前,有不可移动文物4099处,历史文化名城2座,省级历史文化名镇8个。为做好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,潍坊市于2018年开始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今年2月份,潍坊顺利通过了住建部、国家文物局的现场评估,迈出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的关键一步。
现存东关城墙为明清建筑,是原东关城的西部城墙,地处白浪河东岸,是一条呈带状分布的古城墙。其间奎文门、通济门、东关古炮台,分别屹立于东关古城墙的南部、中部和北部,城内侧为东关西马道。该城墙是我省目前保存较好,仅存的明、清古城墙之一。1980年被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奎文门位于奎文区胜利东街彩虹桥北150米处的白浪河畔。始建于明代,与东关城墙融为一体,清代再次加固修建,1987年重修,是老潍县城“七楼”之一。奎文门上筑有奎星阁。“奎星”即文曲星,掌管天下诗书文章,奎文门亦由此而来。1994年奎文区建区时即由奎文门而得名。该建筑为上下三层,中间有拱门便于人行,顶层门楼牌赢书有“鸢飞鱼跃”四字,城门南北长15.5米,东西进深11米,城楼通高18米,门洞宽3.5米、高5米。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通济门位于白浪河东岸,东关小石桥至大石桥城墙之间,为清代建筑。城门一层用砖石块砌成,城楼二三层为砖木结构建筑,门楼总高18米,南北长11.16米,东西宽8.77米,二层与顶层灰瓦铺盖,在屋角出翘角飞,气势宏伟。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东关古炮台亦称古炮楼、桥头堡,位于白浪河东岸、大石桥东首北3米处,民间称之为东关西北炮台。平台下2米处有地下通道,贯穿整个炮台射击口。炮楼南北长39米,宽25米。西墙外露射击射眼4个,其中南侧炮口仅存石构件;现存不同观测方向的望洞5个。北墙有拱券窗4个,其中3个窗内又筑有形状不一的射眼。西侧墙体上有多处子弹弹孔痕迹,是潍县战役解放东城时遗留。此炮楼为潍县东关城墙的组成部分,是潍坊城区首次发现的城防建筑之一,是研究潍县城防体系、建筑艺术的典型实物资料,具有较高的历史、艺术和文化价值。2013年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