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闪电新闻8月9日讯 汤汤潍河水,浩浩峡山湖。在潍坊峡山这片483平方公里的沃土之上,诞生了中国经学史上一位划时代的宗师--东汉儒家学者、中国著名经学家郑玄。
郑玄(127~200),字康成,北海高密(今潍坊峡山区郑公街道)人。郑玄先学今文经学,后习古文经学,网罗众家,通融为一,成为汉代最大的“通儒”,是两汉经学之集大成者。其经学成就及由其学术而形成的学派,后世称之为“郑学”、“通学”,或“综合学派”。
郑玄不仅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经籍文献专家,也是当时杰出的教育家、训诂学家,并兼容校勘、语言等多方面学科,功绩斐然,颇多建树。
郑玄博及经群,著述巨丰,所注经籍有《周易》《尚书》《毛诗》《论语》等,此外还及于《中候》《乾象历》等纬书,乃至于法律条文。又著有《天文七政论》《六艺论》等,洋洋百万余言。对后世今人影响深远。
如今,关于郑玄和潍坊的故事还在继续,当地重新整修郑公祠,建设郑公书院。
为充分挖掘“郑学”资源,弘扬郑玄文化,促进国际交流与传播,助力东亚文化之都和更好潍坊建设。潍坊市将于8月13日至15日举办“东亚文化之都”潍坊活动年郑玄文化宣传推介活动,活动由清华大学中国经学研究院、北京大学礼学研究中心、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、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学术研究部、尼山圣源书院指导。届时,来自日本、韩国以及北大、清华等高校院所的专家学者将齐聚潍坊,共同致力于“郑学”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