·闪电新闻8月16日讯 近年来,潍坊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前村以拓展创新“三个模式”为引领,锚定“强村富民兴产业”目标,强化多元融合,探索“党支部 合作社 基地 市场 农户”村集体产业发展新模式,趟出一条组织引领发展、产业带动致富的新路子。先后被评为省乡村振兴“十百千”工程示范创建村、市级文明村、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,石埠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连续2年跻身中国农民合作社20强,位居潍坊市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第1、农民专业合作社第2。
“党支部 ”激活组织力 拓展发展路径
为推动农业产业规模化、集群化发展,实现农民增收致富,前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引领作用,着力推动“党支部 ”深度融合,村庄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,先后获评潍坊市先进基层党组织、过硬党支部等称号。一方面,推动“党支部 合作社”深度融合。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是推动农业发展、实现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。前村党支部在立足村情实际、把握市场需求的前提下,领办成立了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,并以合作社为龙头,打造形成了合作社有公司、村有服务点、户有科技明白人的三级服务网络体系,全力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。目前,合作社已发展社员3000余人,尊龙凯时app的业务范围涉及农作物种植和农产品销售、加工、运输、贮藏,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、信息服务等,合作社先后获评农业合作社省级、国家级示范社等。另一方面,推动“党支部 市场”深度融合。为方便群众交易农产品,进一步壮大农业规模,前村党支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、带头担保贷款,投资2300万元高标准建设占地230亩的石埠大姜土豆交易市场,涵盖1.6万平方米的交易大棚、7600平方米的沿街商铺、9000平方米的综合库房等配套设施,以及72台先进洗姜设备和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,成为昌邑市生产规模最大、功能设备最完善、交通条件最便利的大姜土豆专业批发市场。同时,设置专门法官调解室,及时调解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纠纷,保障市场运转顺畅。设置“公平秤”,有效促进市场计量管理规范化,保障公平交易。与邮储银行设立合作网点,打造便捷高效、惠民利民的联合服务新模式,最大限度提高结算效率,为群众提供交易便利。
“效益 ”增强内生力,促进增收惠民
随着大姜土豆交易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,在满足昌邑乃至潍坊农产品交易的同时,更吸引了来自青岛、烟台等地的农产品交易,仅大姜年交易量可达3.6万吨、交易额5.8亿元,有效促进了村级集体经济壮大和农民增收。一方面,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为纽带。搭建“支部有作为、集体增收入、群众得实惠”组织体系,通过党支部与合作社、交易市场的良性互动,村集体年增收230万元,并将收益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,投资110万元硬化村庄道路2万平方米、安装路沿石4.1公里、新增路灯25盏,村容村貌焕然一新,投资50余万元提升完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,建成党群服务站、党员活动室、网格办公室、文化小广场,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。另一方面,以强村富民目标为导向。实施市场与农民“利益互惠、风险共担”交易模式,前村每年可增加农民收入3亿元,村民人均增收7000余元,每年为全体村民免费提供新农合、社保、银龄安康、治安保险、惠民保等福利待遇,为村里70岁以上老人每人发放500元生活补助,切实提升农民的幸福感、获得感。
“示范 ”形成带动力,实现多方共赢
在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,通过大姜土豆交易市场等进一步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发展,努力实现以点带面、以一域带全域的良好效果。一方面,带动产业链式发展。村党支部统筹协调,合作社、交易市场与周边3100余户农民签订蔬菜种植收购合同,辐射种植面积达6.5万亩,大姜、大蒜和草莓等农产品远销北京、海南、深圳等地,并出口韩国、俄罗斯等国家。交易市场的设立促进了种子、竹片、遮阳网、无人机飞防、农机等相关行业发展,推动农作物种植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,相关产业年产值达400万元。另一方面,带动村民就业致富。吸纳前村及周边区域村民,有效解决农民“家门口”就业问题,拓宽低收入群体和城乡就业困难劳动力就近就业渠道,村民农忙时在家务农、农闲时到市场就业,真正实现了“顾家、务农、挣钱”三不误,每年稳定在岗人数达到3000余人。去年以来,共扶持周边群众创业86人,吸纳带动就业2807人,销售农产品4万吨、纯利润达36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