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源:农村大众
2024-08-23 09:28:08
现代科技农业智慧大棚做新式婚礼礼堂,听起来像是新鲜事,但在潍坊昌乐五图街道庵上湖村,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。“家门口”婚礼又近又省钱,仅一年就有5对新人在这里完成人生大事。
这个点子,最早还是受城里年轻人的启发。“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区,城里年轻人主动来问,可以租你们的大棚办一场田园室外婚礼吗?”庵上湖村村支书赵继斌心想,正好配合移风易俗,给村里年轻人们也提供个免费的结婚场地,新式婚礼礼堂就应运而生了。
现在智慧农业大棚化身婚礼礼堂。
赵静就是其中一位婚礼礼仪,她告诉记者,这里的现代科技大棚、乡村振兴学院餐厅、党支部长廊以及多媒体设备均可免费使用,村两委、合作社干部以及志愿者还全程义务参与婚礼服务,村党支部书记证婚。“‘新观念简’婚,提倡为爱‘减负’。”赵静说,村里的发展越来越好,更多的年轻人开始回村,注入新鲜血液的同时,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在影响着村里的风俗。
除了“简婚”,“厚养”“薄葬”也是当地良性循环文明村风的重要内容。村规民约禁止丧事大办、铺张浪费的另一面,是积极提倡“家门口”厚养,倡导生前孝敬老人。
“冬天有地暖,夏天有风扇,吃的换着花样。”85岁的赵允和老人正坐在庵上湖养老幸福院的长椅上等待中午开餐,他已经在这住了5年了,是第一批入住者。
记者了解到,养老院的运营费用一部分是子女缴纳,一部分是村集体托底,目前已经有26名老人入住。就地养老,最大限度保留了老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朋友圈。
“村里鼓励敦促子女常来看望老人,关心关爱老人可以赚取‘夕阳红’积分。”赵静介绍,重阳节村里还隆重评选“最美家庭”“最美老人”“好媳妇”“好婆婆”等荣誉称号,开辟新时代文明实践长廊“孝善榜”,以榜样示范弘扬孝善文化。
记者了解到,庵上湖村移风易俗写进了村规民约,有效执行落地是以“积分制”和红白理事会作依靠。村里设置村规民约积分,挂钩年底评优分红,搭建“一户一码”线上管理平台,变传统公开栏为门前悬挂二维码小木牌,“码”上公示激发村民移风易俗积极性。村红白理事会对丧葬嫁娶的仪式流程、随礼金额等给出明确标准,达标可以赚取积分,选择理事会操持的也可以赚取积分。理事会成立16年来,每年为农户操持婚丧嫁娶等事宜10余次,平均每户节约支出2万多元。
“简婚、厚养、薄葬”的庵上湖村新风尚,仅仅是昌乐聚焦群众关切,不断深化移风易俗工作的一个缩影。通过规范红白事办理、倡树文明新风,昌乐全县在“丧事简办、喜事新办”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,红白事办理时间和费用缩减40%左右,移风易俗典型经验被《精神文明导刊》全国推广。
大众新闻·农村大众记者 郑希平 通讯员 张磊 孙欢欢
想爆料?请登录《阳光连线》( )、拨打新闻热线0536-8198101,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(@齐鲁网)提供新闻线索。齐鲁网广告热线0536-8198101,诚邀凯时棋牌的合作伙伴。